Search

這個週末在波士頓有兩場受矚目的活動。

週六是波城的同志大遊行,極為熱鬧(波士頓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這個週末在波士頓有兩場受矚目的活動。

週六是波城的同志大遊行,極為熱鬧(波士頓是自由派的都會,支持各種進步議題)。

很多臺灣人都去了,長期參與的人準備了各種標語和道具,熱心的朋友事前就集資、準備了明信片,分配大家現場發送。因為這一次,我們可以充滿自信地跟世界宣布,臺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法律的國家。

這個訊息如此直接而明確,成為了最好的國際宣傳,一路上,從世界各地而來的人們跟著喊著:Taiwan, Taiwan,時不時路邊還會傳來Taiwan No. 1 的口號。那一刻覺得身為臺灣人是一件很光榮的事。

幾千張的明信片,路程還沒走完,就已經發光光了。

隔一天,禮拜日。太陽依然很大,但換了一群人上街頭。與前一天歡欣鼓舞、七彩繽紛的氣氛截然不同,他們身穿黑衣,舉著標語,高喊:反對「送中」法案。他們是一群憂心忡忡的香港人,為千里之外的故鄉而擔憂而焦慮。

我想起一個讀人類學的香港好友,他到臺灣來做田野,論文寫的是臺灣,常常跟我們這群臺灣人混在一起,講著帶有港腔的臺語。

有時我們大家談臺灣的各種事務各種未來,談得興起,他卻會低聲地、喃喃地說:「啊,有自己的國家真好啊。」

是啊,有自己的國家真好,即便政客令人失望,政治令人心煩,但在一個民主國家中,我們至少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,能夠用選票表達自己的不滿。

我有時覺得,大多數的人想要的其實很簡單,能夠活在一個安居樂業的社會,能夠擁有一個民主而自由國家,如此而已。我們真的不需要賺大錢發大財。

但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理想,卻是需要很多人前仆後繼,才有可能創造出來;也唯有透過持續不懈的努力,才能讓它不會消失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「歷史是由生於現代的我們,對於過去的探問。為了當下自身生活的理解,或是為了決定今後必須前進的方向,歷史對我們才有必要性。但是,『現在』轉眼間就成了過去,『現在』的模樣也不斷在變化著。對於過去的探問,當然也應該同樣不時地更動。該用什麼觀點看待過往,過去什麼是重要的,對於每個人,每個團體,還有每個時代,都不一樣。對過往的解釋和理解,絕非一成不變,並不是只有一種方式。」 「現代應該有現代所需要的歷史認識。當人們對於自身的問題認真的討論,嘗試催生新的歷史認識之際,力量就產生了,而時代的齒輪又一次開始走動。現在對歷史學者而言,最重要的不是忠實地遵循學界的『常識』,而是拋開過去的想法,提出符應時代的構想。」 「現代人所需要的歷史觀點是什麼呢?那就是新的世界史。所謂的世界史,是以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為基礎,為了深刻且持平地理解在今日全球化世界發生的各式各樣事件,並訂定社會將來走向,進而產生的必要教養。」 ──羽田正
以臺灣為起點,描繪屬於未來的全球歷史。
View all posts